
书: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4cPqfkAgg3VLKETfDcoVew?pwd=953k
在图解服务器端网络架构时,涉及的关键技术众多。虽然无法一一列举20个,但我可以提供以下一些核心且关键的技术点,这些技术点对于理解和设计服务器端网络架构至关重要:
- 物理设计技术:
- 线缆选择:包括双绞线电缆(如UTP和STP)和光纤光缆的选择,考虑传输速度、衰减、抗干扰能力和成本。
- 设备配置:选择稳定可靠的操作系统版本,根据实际配置和使用目的选择线缆和端口。
- 设备布局:将核心交换机和汇聚交换机置于中央部位,考虑设备中空气吸入和排出的方向,从两套系统获取电源,确保不超过最大承重。
- 逻辑设计技术:
- VLAN划分:整理出所需的VLAN,规定VLAN的ID,用于隔离广播域,提高网络安全性。
- IP地址分配:在考虑数量增减的基础上分配IP地址,确保IP地址的估算数量高于当前所需数量,按顺序排列网段,使之更容易汇总。
- 路由选择:以简为上,考虑在路由选择中使用哪些协议(如OSPF、BGP等),采用哪种路由选择方法(如静态路由、动态路由等),并将路径汇总以减少路径数量。
- 数据安全设计:
- 端口号划分:通过端口号划分服务器进程,实现不同服务的安全隔离。
- 传输层协议:使用TCP和UDP两种协议,其中TCP具有复杂的工作原理,包括三次握手、四次挥手等过程,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。
- 防火墙设置:配置防火墙规则,限制不必要的网络访问,保护内部网络安全。
- 负载均衡设计:
- 负载均衡器:根据当前服务器的负载情况,将请求分配到多个服务器上,防止单个服务器过载。
- 动态调整:云服务提供商通过软件定义的负载均衡技术,能够根据虚拟机的资源使用情况和性能指标,动态调整资源分配。
- 高可用性设计:
- 冗余机制:通过冗余设备、冗余链路等方式,提高网络的可用性。
- 故障切换:在主设备发生故障时,自动切换到备用设备,确保业务的连续性。
- 管理设计:
- 网络监控:对网络设备进行实时监控,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故障。
- 配置管理:对网络设备的配置进行统一管理,确保配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。
- 网络层技术:
- IP报头添加:进行分组化处理,确保数据在网络中的正确传输。
- IP地址构成:由32位构成,分为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。
- 路由表建立:根据目的IP地址选择最佳路径,实现不同网络间的数据传输。
- 数据链路层技术:
- 以太网标准:处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一种标准,如IEEE802.3。
- L2交换机运作:交换MAC地址,通过VLAN将广播域分隔开。
- ARP协议:将逻辑和物理关联到一起,通过IP地址查询MAC地址。
- 物理层技术:
- 通信媒介:包括线缆(双绞线、光纤等)和连接器。
- 信号转换:将比特流转换为电信号和光信号,实现数据的传输。
- 流动规则:规定数据在传输媒介中的流动规则,如速率、双工等。
- 其他关键技术:
- NAT技术:实现网络地址转换,解决IP地址不足和私有地址访问公网的问题。
- DDoS防护:抵御大规模流量攻击,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。
- SSL/TLS卸载:减轻后端服务器的加密负担,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。
- CDN内容分发:通过缓存技术,减少跨地域访问的延迟,提高用户体验。
- 应用加速技术:减少数据传输时间,提高应用的响应速度。
这些关键技术共同构成了服务器端网络架构的基石,确保了网络服务的高可用性、性能和安全性。在实际应用中,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和需求进行合理设计和部署。